驾驭亚太地区汽车供应链


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而亚太地区(APAC)正处于这些变革的前沿。这份白皮书旨在为亚太地区汽车供应链的现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强调主要趋势和挑战,并为全球托运人——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到分级供应商和售后市场供应商——提供战略建议。

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以贸易紧张局势和联盟变化为特征,暴露了传统汽车供应链的脆弱性,促使亚太地区进行战略调整。

在新兴经济体消费者需求激增的推动下,并在自动化和互联技术进步的加速下,亚太地区的汽车供应链正成为提高效率和创新的战场。

许多汽车行业的公司正在优先考虑增强弹性,推动采购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并大力投资于区域生产中心。要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了解每个市场的细微差别至关重要,从中国成熟的制造业基地到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体。

推动一级汽车供应商取得长期成功

挑战:某汽车供应商需要能实现高效货运管理的灵活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C.H. Robinson 通过实施定制化货运管理解决方案,优化了其物流流程。
成果:继续阅读

 

当今影响汽车托运商的趋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力量,正在重塑该地区的制造业格局,并为行业参与者创造挑战和机遇。

地缘政治变动及关税影响

中国是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其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以上1,但这一地位正在遭遇新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的竞争优势部分来自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自 2021 年以来,其劳动力成本年均增长率达 6%–8%2,其中高技能岗位(如研发、高级技术人员)的薪资涨幅更是超过 10%3。这一现状正在促使制造商积极寻找替代生产中心。

这种转变因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而进一步加剧。最近,美国对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的关税引发了显著的不稳定性,推高了生产成本,并迫使企业进行战略调整。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1”战略正在日益受到关注。企业纷纷选择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建立或扩大业务,借此实现供应链的多样化,从而降低关税和贸易限制的相关风险。这种战略性多元化不仅仅是一种被动措施,更是积极构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供应链的重要步骤。它为托运人和物流提供商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电动汽车的采用与区域合作

亚太地区正在迅速巩固其作为全球电动汽车(EV)强国的地位,东南亚则处于这场革命的前沿。据预测,到2025年,亚太地区将有30%的车辆为电动汽车4,这证明了该地区对可持续交通的承诺。

这一雄心勃勃的转型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泰国的 EV 3.5 计划和大洋洲的各种激励措施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政策不仅吸引了全球汽车企业大量投资,还推动了行业收入增长:预计到 2028–2029 年,收入增长将达 1.4%,总额约达 1,856 亿美元5。尽管关税变化可能会重塑贸易流向,但亚太地区通过聚焦区域供应链、本地化生产和市场多元化,依然巩固了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该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精神正在为电动汽车的采用和制造创造有利的环境。共同的目标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电池生产和零部件采购的发展,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生态系统,以支持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

重塑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搬迁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考虑;它是促使制造业大规模搬迁的催化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正在吸引大量投资,并转变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这种迁移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转移;它是一个战略重新定位,利用东南亚的竞争性劳动力成本、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战略地理位置。

这一转变正在重新定义亚太地区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的角色,超越组装,涵盖高价值零部件的生产和专业制造能力的发展。

近岸外包汽车制造

挑战:某领先企业在中国的制造业务面临着高本低效问题。
解决方案:C.H. Robinson 通过将其制造业务近岸转移至墨西哥蒙特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成果:继续阅读 

 

亚太地区的汽车行业呈现出一个由实力雄厚的老牌企业和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组成的复杂格局,每个市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了解这些地区动态对于驾驭和利用该行业的增长至关重要。

北亚:影响力和技术持续提升

中国对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影响仍然不可否认。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设备生产中占据超过 65% 的份额,并在车载显示屏领域占据 35% 的份额,中国的制造能力是该行业的基石6

然而,物流方面的障碍还是为追求效率和成本效益的托运人带来了重大挑战(物流成本占车辆费用的比例超过 14.4%7,而这一比例在欧美为 8%8,在日韩则仅为 5%9)。

相形之下,韩国凭借技术优势,2024 年汽车产量约达 380 万辆10。韩国斥资 14 万亿韩元(约合 110 亿美元)进行战略性投资,用于加强供应链、扩大出口及引领下一代技术发展,从而成功巩固了自己的创新领导者地位11

东南亚:制造业的雄心

受到战略性政府政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双重推动,东南亚正崛起为重要的制造中心。其中泰国 2024 年生产了 150 万辆汽车,产量领跑整个地区12。凭借其 EV 3.5 政策,泰国已成功吸引比亚迪、长城汽车 (GWM) 和特斯拉等全球巨头大量投资。

印度尼西亚依托丰富的镍储量,正在逐步成为核心枢纽,不过不是在制造业,而是在电池生产业。政府的战略性激励措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在吸引主要电池制造商进驻该国。

与此同时,作为东南亚第三大汽车生产国,马来西亚的 2024 年行业总销量 (TIV) 达到了创纪录的 816,747 辆13。该国正着力发展强健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便为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增长奠定基础。

大洋洲:后疫情时代的变化与零部件市场的增长

受到后疫情复苏和消费者偏好变化的双重影响,澳大利亚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货运和商业领域强劲需求的推动下,进口业务已带来 1,206 亿澳元(约合 744.2 亿美元)的收入14

可持续发展趋势和新市场进入者推动电动汽车需求激增、竞争日益激烈,而这些变化正在重塑市场格局。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商逐步缓解芯片短缺问题,预计稳定的供应将足以满足积压的需求,卖方市场或将终结。这种转变可能会促使企业通过降价吸引更多消费者。此外,在线平台和购买习惯的变化正在改变汽车的购买方式,使消费者能够比价议价,获取更优惠的交易。

然而,美国的对等关税可能会增加从受影响国家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成本,可能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

澳大利亚的零部件市场同样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消费者日益倾向于维修和改装车辆,从而维持了对零部件和配件的需求。这一趋势叠加来自日本、中国、泰国和韩国的进口增长,正在推动该行业整体趋稳。新的关税政策或将促使消费者转向本地替代品或增加对国内产品的需求。

重新定义马自达 (Mazda) 澳大利亚公司的进口业务

挑战:马自达澳大利亚公司需要在海运、空运和报关服务方面降本增效。
解决方案:C.H. Robinson 通过实施全面的物流战略,对其供应链进行了优化并简化了运营。
成果:继续阅读 

 

  • 供应链多样化:通过探索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的替代采购和生产策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 利用地区优势:通过与本土制造商合作并投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 应对法规变化:密切关注关税和排放法规的变化,将成本增加和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相应调整采购策略,确保持续合规并保持竞争力。
  • 投资先进技术:通过采用自动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解决方案提效降本,同时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
  • 优先发展售后市场:在大洋洲等地区,通过专注于零部件和配件销售,挖掘不断增长的售后市场收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 寻找合适的3PL供应商:通过与提供专业知识、全球规模和可扩展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3PL)合作,简化运营、降低成本并获得灵活性。
 

亚太地区的汽车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在这里,驾驭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迎接电动汽车革命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制造地点至关重要。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了解这些趋势;还需要与拥有深厚地区专业知识和前瞻性思维的物流供应商建立战略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敏捷性、韧性和数据驱动决策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选择具备一流专业实力、庞大规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合适供应商,将是企业在这个快速变革的市场中寻求发展的关键差异化因素。

 

研究参考文献
  1. Statista,《中国汽车制造业:统计数据与事实》(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Statistics & facts),2024 年 1 月 4 日。
  2. 百度,《汽车行业人均薪酬 15.8 万元,合资赢了自主一局》,2024 年 9 月 14 日。
  3. 百度,《7 家企业人员、薪酬对比:比亚迪招人多、广汽涨薪高、宁王待遇好》,2024 年 5 月 3 日。
  4. 彭博社,《全球汽车行业 2024 年展望报告》(Electric Vehicle Outlook 2024),2024 年 6 月 12 日。
  5. IbisWorld,《澳大利亚汽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14-2029)》[Automotive Industry in Australia: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14-2029)],2024 年 8 月。
  6. Knowledge Sourcing Intelligence,《锂离子电池如何推动电动汽车革命》(How lithium-ion batteries are powering the electric vehicle revolution),2024 年 8 月 12 日。
  7.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5 年 2 月 28 日。
  8. 观察者网,《美国 NIST 发布<美国制造业经济 2024 年度报告>》,2025 年 3 月 4 日。
  9. 网易,《2024-2029 年中国汽车物流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23 年 8 月 15 日。
  10. ReportLinker,《2024–2028 年韩国汽车行业展望》(South Korea Automotive Industry Outlook 2024–2028)。
  11. 经济发展局,《韩国将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South Korea to support auto component sector growth),2023 年 5 月 31 日。
  12. 《民族报》,《不良贷款导致泰国汽车销量与产量双降》(NPLs lead to drop in vehicle sales, production in Thailand),2024 年 12 月 24 日。
  13. 《星报》,《马来西亚汽车业 2024 年销量创新高, 达到 816,747 辆》(Malaysia’s auto industry hits record 816,747 units in 2024),2025 年 1 月 21 日。
  14. IBISWorld,《澳大利亚汽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14-2029)》[Automotive Industry in Australia: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14-2029)],2024 年 8 月。

 

OnThisPage

与C.H. Robinson合作,确保贵公司的汽车业务面向未来并推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