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變化促進汽車場景規劃

製造商繼續適應
動態的貿易政策使汽車公司繼續在今年早些時候暫時採取的方法。貿易政策專責小組和「戰爭室」繼續進行,指派的團隊在發布公告時不斷評估影響和場景。情境規劃可以主動考慮對每個潛在的關稅變更採取哪些行動來幫助縮短反應時間。
由於司法部宣布嚴格執行關稅違規,公司也重新注重合規,並擁有工具和資源,讓他們能夠快速、自信地對其關稅策略進行調整。
這種環境要求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從戰略上優化其供應鏈網路。汽車製造商正在向一級供應商施加壓力,要求讓步,這將對汽車供應鏈的所有層級產生涓滴效應,促使其創新、提高效率並實現成本節約。
新的C.H. Robinson美國關稅影響分析工具可協助我們的客戶評估其進口關稅,數據每日更新。 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產品代碼查看關稅信息,還可以按名稱查看關稅信息,包括對單一產品適用多種關稅。對於一名汽車客戶而言,它表明他們 70% 的關稅成本來自單一關稅。
這可以根據國家和產品進行針對性分析,以便他們找出降低費用的策略。這是對C.H. Robinson ACE 進口情報工具的補充,該工具匯總了公司與之合作的所有報關行的進口報關數據,以便綜合了解關稅支出情況。
美國對銅的新關稅將產生重大影響
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生效的 50% 銅關稅將為汽車行業增加了重大成本,該行業已經處理複雜和增加性關稅。美國的平均車輛含有 55 磅銅,其中一輛傳統的燃氣動力車載於 18 到 49 磅之間,而一輛平均電池供電的車輛則容量約 180 磅。一輛全電動巴士含有超過 810 磅銅。
關稅適用於所有進口半成品銅及含銅產品。如果產品受美國規定的汽車或汽車零件關稅,則只適用汽車關稅。例如,從菲律賓進口的汽車零件須受美國 5 月徵收 25% 的汽車零件關稅,並且不會額外受銅關稅。
相反,遵守美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 (USMCA),汽車零件免除今年早些時候徵收的 25% 汽車零件關稅和 25% 藥物相關關稅,但對墨西哥或加拿大的汽車零件的任何適用銅關稅現在為 50%。
美國在 2024 年從智利,加拿大和秘魯接收了 90% 以上的銅進口。在同期間,美國開採了約 1.1 萬噸銅,佔其消耗量的 50% 以下。預期關稅,銅價在 7 月 8 日上漲至每磅 5.65 美元,自今年初以來增加了 28%。在初步上漲之後,價格波動在每英鎊 5.50 美元左右,然後在關稅公佈後顯著下跌。
由於貨物竊盜仍然是托運人和貨運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銅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目標。 運送含有大量銅的貨物的托運人應遵循與電話和電子郵件溝通、數據共享和貨運公司審查相關的最佳做法,以降低風險。
美國與日本和韓國關稅協議
2025 年 7 月 22 日宣布與日本達成的協議對於汽車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日本是美國第四大汽車零件供應國,占美國進口量的 8%。
儘管白宮關於該協議的事實表並沒有討論汽車關稅,並且尚未公布官方實施細節,但根據許多報導,該協議將對日本製造汽車和汽車零件的關稅從 25% 降低到 15%。15% 的關稅消除了甚至更高稅率的威脅,但顯著高於特朗普政府前日本汽車對日本汽車的 2.5% 關稅。
與英國最近完成的協議不同,尚未公布任何汽車進口配額。
總部位於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對該協議表示擔憂,認為該協議更優惠於日本進口車輛,該協議對鋼鐵和鋁進口產品徵收 50% 關稅,並對從某些國家進口零件徵收 25% 關稅。
據報導,與韓國宣布了 2025 年 7 月 30 日的協議,還將對進口車輛和汽車零件的關稅設定為 15% 而不是 25%。韓國是美國汽車零件的第五供應商。
關注我們的貿易及關注見解,以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包括兩項協議下如何處理鋼鐵和鋁關稅。
美歐盟關稅協議
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協議於 2025 年 7 月 27 日宣布,該協議將美國對進口車輛和汽車零件的關稅從 25% 降低到 15%。尚未公佈任何官方實施細節。
歐洲汽車製造商表示,雖然有 15% 的改善,但仍將顯著影響他們的利潤。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15% 的關稅將每年為德國汽車公司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根據 7 月實施的協議,15% 的關稅與從英國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件的 10% 關稅相反。
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美國進口關稅變更
截至 2025 年 8 月 1 日,旨在阻止非法毒品流量的關稅將提高至 35%。墨西哥商品也提出類似的增加至 30%。但截至 7 月 31 日,白宮宣布,與毒品相關的關稅將保持在 25% 至少 90 天,直到 2025 年 10 月 30 日。
符合美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 (USMCA) 的成品車輛和汽車零件仍然豁免。
與中國達成協議的截止日期即將到來
美國對中國製造商品的 90 天降低 145% 關稅將到期至 2025 年 8 月 12 日,但美國和中國都表明有可能延長,以允許進一步談判。
雖然中國是美國的主要汽車零件供應商,但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以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這一趨勢最初是由中國的人力成本上升的驅動,但由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仍然持續。
仍在中國錨定的供應商對於已經適應的競爭對手有缺點。除了任何適用的鋼鐵、鋁或銅關稅之外,從此發佈日期起對中國汽車產品有效:
- 電動汽車關稅:中國內地進口貨物徵收 100%
- 第 301 條關稅:與不良貿易做法有關的 25% 或 7.5%
- 第 232 條關稅:由於國家安全考慮,對進口汽車及汽車零件徵收 25%
- 芬坦尼爾關稅:用於抑制非法毒品流量的貨物(包括部分汽車零件)20%
- 相互關稅:所有貨物 10%
- 最受歡迎國家關稅:2.5% 適用於包括汽車在內的大多數商品
了解採購層次結構以及如何根據您的供應鏈自訂採購層次結構。